陽光訊(孫樂 記者 鄭瑋)“廣大干部群眾要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盡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為進一步增強群眾防護意識,讓防疫知識入腦入心,近日,子長市結合省、延安市相關政策及要求,因地制宜,讓“大喇叭”“小喇叭”屹立疫情防控一線,奏響發動群眾“最強音”。
連日來,子長市城區及各鎮村疫情防控22輛流動宣傳車、192個農村(社區)大喇叭、122個小區(點卡)小喇叭,多頻次、大范圍、無死角的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每天都在循環播放著中省、延安市和子長市疫情防控相關政策、知識,讓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廣大城區居民和農村村民足不出戶就能收聽到疫情防控的相關政策和防疫措施。
“大喇叭”傳出的是接地氣的話語和斬釘截鐵的要求,傳遞了最基層的防控政策,也是最暖人的行動。家住南溝岔鎮鄭家灣村的老黨員路樹清說:“我今年80多歲了,還是村里廣播好啊,聽習慣了,也知道了少出門、戴口罩、不串門、不聚集等防疫知識。”
“請大家按疫情防控倡議書來做,不串門、少聚集……”為了加強宣傳覆蓋面,子長市充分利用黨員先鋒隊、志愿服務隊,隊員們隨身攜帶擴音小喇叭,搖身變成行走的“宣傳員”,走遍了各鎮街、門市等場所,在疫情防控檢查點循環播放疫情防控宣傳錄音,把最新的疫情防控信息不間斷地送到群眾身邊,打通線上線下宣傳新局面。通過大喇叭、小喇叭的宣傳,切實讓群眾熟知防控知識、了解防控政策、落實防控措施。子長市秀延街道組織委員崔雯說:“連日以來,為了扎實做好秀延街道疫情防控宣傳工作,我們在大面積張貼告知書的同時,充分利用轄區兩個社區、十個行政村、一輛宣傳車、44個大小喇叭,每天循環播放疫情防控科普知識及防范措施。工作人員還通過手提大喇叭,用接地氣的方言走街串巷,挨家挨戶的宣傳喊話,營造全民抗疫的濃厚氛圍,增強群眾防控意識和防控積極性,切實做到疫情防控宣傳的全覆蓋、無死角。”
每天除了休息時間,大喇叭、小喇叭在大街小巷不間斷的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讓居民在家就能隨時收聽到疫情防控知識,有效增強居民群眾的自我防范意識,讓最新的防疫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截止目前,子長市共有城區、鎮車載移動大喇叭及村廣播、小區卡點大小喇叭336個,市融媒體中心每天負責對播放內容進行更新制作,已更新制作防疫知識宣傳音頻作品40余件。“我們通過讓“大喇叭”“小喇叭”齊上陣,用群眾通俗易懂的語言,“聲”入人心的形式,把省市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不間斷地送到群眾身邊,提升了他們的疫情防控意識。接下來,我們還將持續加大新聞媒體、社會面宣傳以及文化文藝宣傳等形式的疫情防控宣傳力度,確保疫情防控宣傳全覆蓋、入民心。”子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孟偉說。
編輯:李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