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產業是航天基地的主導產業之一。十余年來,航天基地筑巢引鳳,固巢留鳳,目前已聚集了隆基股份、陜煤新能源、美暢科技等50余家新能源企業,形成了“大項目帶動、全產業鏈并進”的良好態勢。2021年,航天基地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累計實現工業產值超400億元,被國家能源局列為光伏能源重點發展區域。
11月19日,在第十六屆中國新能源國際博覽會暨高峰論壇上,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隆基綠能”)對外發布消息,公司硅異質結光伏電池(HJT)研發近日取得重大突破:經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的最新認證報告,隆基綠能自主研發的硅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6.81%。這是繼2017年日本公司創造單結晶硅電池效率紀錄以來,時隔五年誕生的最新世界紀錄,也是光伏史上第一次由中國太陽能科技企業創造的硅電池效率世界紀錄。
據了解,隆基綠能高效晶硅異質結電池研發團隊從2021年6月至今,不斷打破并刷新原先的硅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從25.26%提升到26.81%,實現了一年零四個月內絕對值增加了1.55%的奇跡。尤其是在一個多月時間內,隆基綠能就分別以26.74%、26.78%、26.81%“連中三元”,刷新硅太陽能電池效率新紀錄,這在整個光伏技術開發歷史上也是非常罕見的。
蓄新能源產業發展之勢,鑄新能源綠色發展之魂,當前,航天基地深入實施鏈長制工作,以“1+10+13+N”創新體系為抓手,充分發揮以隆基綠能為代表的龍頭鏈主企業帶動作用,著力強鏈、補鏈、延鏈,開展新能源產業鏈提升工作。
此外,航天基地還堅持“一園一產業,園園有特色”的發展定位,規劃建設了十個科技產業園區,搭建“信息共享、產學研合作、科技金融服務、支持政策”等多元服務平臺,為企業快速落地運營提供了最優的服務。秦創原·航天新能源科技園定位為新能源新材料,以航天增材制造為特色,復合材料研發設計為重點發展領域的綜合性產業園區,強化新能源產業應用端服務的基礎支撐能力。(當地供稿 西安航天基地)
編輯:馬格